嗨!!!我们今天就说说关于面试的一些东西吧。。。
一、常见招聘流程
一个测试人员是怎么被招聘进团队的呢。一般来说,整体上要经历以下的步骤:
确定人员需求
多渠道发布招聘需求
简历筛选确定候选
复数轮次笔试面试
签约意向确定
入职
二、简历及岗位匹配度
说到简历,其实这一点是很重要但又被很多职场小白忽视的问题。经常有人说我投了很多简历,但是没有公司给我打电话,怎么办?
首先,应该明白的一点:面对求职市场的激烈竞争性,HR在筛选简历时候往往都是根据关键词筛选的,学历,经验,专业、意向职位等等条件。
因此投递简历时应该投递那些招聘JD匹配度较高的岗位,而不是盲目的海投。
其次,选择合适的求职渠道也是很重要的,内推是最靠谱的方式。其次求职招聘网站,互联网行业,比较推荐的有BOSS直聘、拉钩、猎聘等。
至于智联招聘,51job等,感觉已经有点过时了,具体怎样,经历过的应该都明白(无论是投递成功率、回复速度、态度还是其他)。
最后,回归到简历本身,如何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简历?我个人总结了下面几点:
1、除了基本的个人信息,应该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比如掌握的技术、业务经验,解决了什么问题;
2、项目经验除了简单介绍项目业务类型、技术架构外,更应该体现出个人在项目中的职责作用,比如:负责或者主导某个模块甚至主体,是否提高了交付质量,交付速度
,测试效率等;
3、简历内容言简意赅,写重点,不要说太多没用的内容;
三、面试问题
一般来说,技术面的问题,有40%-60%是和应聘岗位相关的,40%和简历内容相关,剩下的部分可能是比较发散性的东西,比如方法、策略、质量管理、思维能力等。
因此,面试之前应当对面试的岗位有一定的准备,比如该岗位的技术要求,业务要求,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,怎么解决等等。
企业招聘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看个人的解决问题以及创造价值的能力,这也是常说的核心竞争力。
因此,明确自身定位,扬长避短,是面试时候必须注意的。
四、合格的测试需要具备哪些特质
用户思维:测试人员是软件应用的第一个用户;
产品思维:不断提出新的、可优化的建议;
工程师思维:功能测试——功能是否实现?是否达到了需求或者业务预期的目标?
非功能性测试——性能、安全、可用性、用户友好性等;
QA思维:软件质量管理,包括一系列的流程、文档、验收等标准改进,不断优化质量保证体系;
五、关于说话的技巧
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,也是面试的一个很大加分项,因此面试时候,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,就很重要了,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点表述技巧:
1、尽量别用如果、例如、假如、也许等等词语,语气、态度积极肯定;
2、无论面试结果如何,对面试官、HR表示感谢;
3、面试结束,可以问问面试官他觉得你在面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,哪里还有提高的空间;
六、面试套路
01 自我介绍
功能:给求职者一个表达的窗口,同时也是考察其表述能力和基本素质的问题。
想看到的:主动的态度,良好的表达能力,充分的准备,简明扼要的阐述。
不想看到的:语言支离破碎,介绍过短或过长(表达沟通能力堪忧);想到什么说什么,没重点(对应聘没有做好准备,求职意愿不强,规划能力不够)。
02 离职原因
功能:判断求职者的稳定性,挖掘隐性问题。
想看到的:合理的理由,正能量的表达。
不想看到的:充满怨气的理由(可以反应出很多问题),没什么理由(工作内在动力不明确)
03 职业规划
功能:考察求职者的规划能力,景愿,以及工作动力
想看到的:诚实的表达,合理的规划
不想看到的:毫无规划(没有工作目标动力的支撑,进步可能性小)
04 谈缺点
这个问题不得不吐槽一下,原本这个问题是一种挑战性套路。但是被反套路得太多,所以现在这个问题更多的我认为是要考察诚实品质了。
功能:挖掘隐性问题,判断人物性格
想看到的:诚实、诚实、诚实。能够认识到问题,并且有解决的思路,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
不想看到的:反套路(强行优点说成缺点),没缺点...调侃(严肃点...什么都被你打哈哈过去了,我面试还怎么面?)
05 要求对方发问
功能:考察求职者的主动思考能力,对公司职位的青睐度
想看到的:对于公司,项目,职位,技术充满兴趣的问题
不想看到的:反套路(动辄上升通道和培训机会),没问题(一脸懵,缺乏思路和主动能力)
七、注意事项
职场没有简单二字,因此,面试也有很多注意事项,下面罗列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:
1、如非必要,不要说自己在上家企业的薪资,特别是在什么都没有眉目的情况下;
2、不要说上家企业的不好的话,记得感谢上家企业的同事领导,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,收到了他们的什么帮助;
3、除非求职企业表示肯定的录用,谈到具体的薪资,否则不要表现出自己有几个offer,有恃无恐的态度;
4、扬长避短,不卑不亢,注重个人形象和表现举止;
5、除了薪酬福利,还应关注这几点:企业文化、管理模式、对这个岗位的定义(做什么)、培训、晋升空间等;
上一篇: 高性能的分布式服务框架Dubbo
下一篇: 软件测试之手工测试人员如何转测试开发?